行业资讯分类
www.yabo.com(中国)官方网站城市向善在大湾!梁志天携手一众设计新锐引爆第二届大湾未来设计论坛

  yabo.com活动现场,网易家居总编辑胡艳力女士首先分享了对当前经济环境下设计行业的观察。她鼓励年轻设计师在焦虑中找到突破点,通过技术专攻与国际化视野,探索更广阔的市场潜力与发展机会。她表示,梁志天先生发起的本次活动,为年轻设计师注入了信心与动力。同时,网易设计将充分发挥媒体的桥梁作用,联动广州设计周及相关机构,传递设计新声,共同推动中国设计的创新与进步。

  作为“大湾未来”论坛发起人、广州设计周联合创始人,张卫平先生回顾了论坛发起的初心,指出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设计师深度交流的重要性。他提到,香港设计师以国际化视野见长,内地设计师则凭借丰富的市场机会与快速发展的能力展现了强大的活力。通过搭建“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论坛平台,内地与香港的设计力量将进一步融合,共同应对未来市场的挑战与机遇。他还表示,去年论坛见证了新锐设计师的创意与潜力,今年来自大湾区11城的设计师齐聚,希望论坛成为现代与人文并重的活动典范,推动区域设计迈向新高度。

  “大湾未来”论坛发起人、梁志天设计集团创始人梁志天感谢广州设计周的全力支持,为新锐设计师提供宝贵的交流平台。他指出,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支持香港发展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这为大湾区多样文化融合和市场化发展创造了机遇。因此,在首届论坛成功的基础上,今年以“城市向善在大湾”为主题,特邀10位青年先锋设计师分享经验,希望通过跨区域交流打破界限,共同探索城市发展的新路径,引领设计的无限可能!

  致辞环节后,10位青年设计先锋相继登台,以两轮主题分享的形式,深入探讨设计在城市发展中的多元实践与创新思维。

  第一轮以“共生的城市”为主题,聚焦现代城市发展中的生态融合与人文关怀;第二轮则以“设计启动城市遗存”为主线,探索如何通过创新设计赋予历史遗存新的生命力。这些设计师们从各自专业出发,带来了前沿的创意思考和实践经验,展示了大湾区设计师的智慧与活力。

  他们的分享不仅展现了对城市空间更新的深刻理解,也传递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设计的热情,让我们看到设计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激发新可能、链接人与空间的未来愿景。

  MAG studio联合创始人及执行董事莫炎明着眼于“共生”与“再生”理念,提出“没有风格就是最好的风格”。他以多个不同地域的项目为例,指出设计不仅是空间的改造,更是文化与生态的延续与融合。通过灵活创新的设计策略,他的团队在不同城市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商业价值的提升,为城市更新注入了更多可能性。

  Capture中国好去处主理人/总策划韩薛以个人经历和思考为切入点,分享了他从设计师到生活观察者的转变。他表示,在疫情后的行业调整期,更需要通过田野调查和纪录片等形式探索在地文化和真实需求,以共创的姿态实现设计价值的延伸。他希望构建“中国好去处”,通过设计连接人、空间与情感,为项目注入更多的文化深度与生命力。

  onebite 一口设计共同创办人及设计总监梅诗华注重设计本身的在地性、实验性、播种性,并以“让城市更有温度”为目标,通过公共空间改造、展览策划和社区共创,致力于打造能连接人群、承载故事的生活场所。她通过艺术节复兴被遗忘的香港岛屿,探索出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她相信,从共创设计到共建空间,是让社区变得理想、宜居、可爱的必要路径。

  顺德室内设计师协会监事长黄智武以机车文化为切入点,介绍了多个具有开创性的项目,例如顺德的摩托车俱乐部、机车文化嘉年华,展现了机车文化赋能城市更新与商业创新。他认为,摩托建筑与城市共生关系体现了对城市多元价值体系的平衡和包容。这种共生关系是对主流文化中心主义的反叛,也是对城市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一种认同和尊重。

  乡村公益,设计向善。GROUNDWORK元新建城创始人阮文韬讲述了自己在广西三江学校支教及公益改造项目,为缺乏社交空间的留守儿童打造了一座功能完善的图书馆。他认为对设计师而言,建筑美学是基本,更重要的责任在于凝聚资源、回应社会需求,为带来实际改变,并呼吁更多设计师将专业能力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赋予设计更深远的意义。

  澳大利亚IAPA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建筑师余定基于对全球湾区成功案例的分析,系统性地从生态、文化、艺术、亲水、近人尺度的层面,思考大湾区滨水城市建设的可能性。在分享中,他结合南沙湿地和珠江皮革厂改造的实践项目,展现了如何通过亲水空间、立体绿化与文化元素,创造独具特色的公共空间,为其他设计师提供了新的灵感思路。

  無名营造社创始人/主持建筑师陈国栋跳出城市语境,分享乡镇更新的案例。他以佛山南海一处自建房项目为例,聚焦亚热带气候下的建筑尺度与邻里关系,借助创新设计回应乡村的社会属性与地方性。同时他表示,利用本地材料完成建造,不仅降低成本,更意外激活了乡镇周边的产业网络,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也启发了未来乡村住宅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Studio RYTE衡建设计创办合伙人张凯琨介绍了从乌鲁木齐纺织厂改造到环保家具研发,再到以香港霓虹灯艺术装置为点缀的历史建筑活化展览,展现了团队在建筑与产品设计中的可持续探索。他通过本地材料与模块化设计实现生态平衡,以轻便环保的植物纤维设计应对现代生活的资源浪费,并以创新方式唤起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张凯琨认为,设计的价值在于连接传统与未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关注生态与文化的视角。

  家具设计师 / 艺术家/ 作家 /雀笼工艺学徒郭达麟坚持“小就是大”的理念,认为小改造生发大意义。他通过对香港公共长椅的改造,提升了居民的舒适度、激发人与空间的互动,更改变了政府对公共空间的认知,展现了微介入设计对城市空间的独特价值。此外,他提到了临时建筑的重要性,认为轻量化、绿色化设计能够激活城市空间,赋予其更多弹性与活力。

  Architecture And All仝建筑创始人关镇陞认为,21世纪的设计师要善用技术,突破想象边界。在观塘工业区印刷主题展中,他利用互动技术和实时数据展示,重新定义工业文化与现代艺术的交汇;在香港中环艺术装置项目中,他以传统工艺为基础,结合AI与当代艺术语言,赋予传统文化新活力。关镇陞表示,在设计中关注人与遗存的互动,不仅可以保护文化历史,更能通过创新设计连接过去与未来,创造可持续的价值。

  两场论坛对话环节特邀网易家居总编辑胡艳力主持,展开了一场关于城市未来发展的深度讨论。这不仅是设计师们对实践问题的思辨与剖析,更是跨领域观点的交汇与创新。从全球视野到在地实践,从理论探索到实际案例,从如何平衡城市生态与人类需求,到怎样通过设计赋予遗存新生,每一次对话都紧扣实际,延展想象,既触及当下的社会课题,又为构建更具活力与人文温度的未来城市提供了深刻启迪。

  在第一场沙龙对话中,设计师们围绕“城市循环与平衡如何实现多元共生”的议题进行互动讨论。有设计师认为,设计应以未来视角反推当下,通过创新的技术手段为城市注入活力,也有设计师认为设计需要有灵活性和阶段性地推进,主张通过在地材料和社区共建的方式,让设计贴近生活、服务人群。在讨论中,大家还提到设计师不仅是空间的塑造者,更是人文与环境关系的协调者,希望用设计激发城市的“善意”和可持续潜力。这些不同的观点在讨论中得以深入交流,也让设计师们看到了设计的可能性和多样性。

  第二场沙龙对话以“城市更新如何走向有机更新”为议题,大家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他们一致认为,有机更新的核心在于通过设计连接人、文化与自然,打造兼具生命力与创新性的城市空间。其他嘉宾也提出,城市更新应尊重在地性,以小规模、灵活性的设计实现高效利用和持久发展。品牌营销战略定位专家、大道恒美品牌管理创办人朱美乐女士则补充甲方视角,指出当前的城市发展已从大开大合的建设模式转向注重可持续的精细化更新,强调产业定位、品牌创新和文化驱动是城市更新的核心路径。她呼吁设计师在城市更新中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以创新和温情关怀,为实现城市向善贡献智慧与力量!

  在这个追求可持续共生的时代,设计被赋予了链接经济、文化与社区发展的重要角色。本次“大湾未来:城市向善在大湾”论坛,以“城市共生”“有机更新”等主题为引领,为设计赋予了超越美学表达的新时代意义,也为设计师们提供了从战略到执行的多维视角,引发了关于城市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

  从城市更新到文化传承,从生态共生到社会关怀,各领域专家深入剖析湾区协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通过设计视角解读城市规划,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宜居、创新、可持续的世界级城市群提供全新思路。

  设计让城市更包容、更人性、更美好。本届论坛以开放、包容和创新的基调,探索设计赋能城市的路径,推动大湾区向善发展。未来已来,设计向善,我们拭目以待更多美好的可能性!

  一日枪手,终生枪手!亨利:我很敬重摩纳哥,但我第一、第二和第三主队都只会是阿森纳

  做不完,根本做不完!杭州500米巷子卖出10万多只!没人能空手走出去...

  消息称 vivo Y300 手机搭载天玑 6300 芯片,支持 44W 快充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Copyright © 2012-2025 YABO.com(中国)官方官网-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21575号